WEB瀏覽次數 : 116 APP瀏覽次數 : 0 瀏覽總數 : 116

祀典大天后宮



媽祖,為民間信仰之女神,傳說其姓林名默(初生至彌月皆不聞啼聲,故名為「默」),宋朝建隆年間(西元960年)生於福建莆田湄州嶼 ,幼時即顯靈異特質,通悟祕法,能言人禍福,為鄉民除災解厄,有神女之稱。林默終生未嫁,28歲得道飛昇,莆田居民感念而加以祭祀,靈顯事跡屢現,尤以海上護航為最。沿海地區以討海為生,崇敬海神,媽祖信仰由是而興,自福建一帶擴散,歷代朝廷屢加褒揚敕封,逐步形成媽祖奉祀榮景。   臺灣媽祖信仰之大興,當在施琅入臺之後。清代以前之史料,未見關於臺灣媽祖廟之紀錄,至清康熙年間,首任臺灣府諸羅縣令季麒光著作中首度出現關於「東寧天妃宮」之紀錄。施琅入臺後,推崇媽祖信仰,東寧天妃宮遂改建官廟,水師各衙亦置建天妃宮,此後或由官方興建,或由居民自建,各地媽祖廟紛立。由此觀之,臺灣媽祖信仰勃發,與政治力量之推波助瀾有關,而文獻可徵之臺灣首座媽祖廟,則為南明寧靖王府改建而來,亦即今日位於臺南市中西區之全臺祀典大天后宮,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及文化價值。   季麒光所撰康熙33年(1694年)刻本之《蓉洲文稿‧募修天妃宮疏》記載:「東寧天妃宮者,經始于寧靖王之捨宅,而觀成於吳總戎之鳩工也。」明崇禎帝自縊後,鄭成功奉明正朔於臺灣,其子鄭經於1663年迎寧靖王朱術桂入臺,興建府邸禮遇之 ;至施琅攻占澎湖 ,朱術桂於自縊前捨宅邸為宮廟 ,施琅入臺,即當於此「天妃宮」受降 ;與施琅共同征臺之吳英(即「吳總戎」)留守臺灣,募修天妃宮,而施琅上奏,康熙帝加封「天妃」為「天后」,稱廟為「大天后宮」,贈「輝煌海澨」匾,改制官廟 。康熙59年(1720年),下詔春秋致祭,編入朝廷祀典,是為「祀典大天后宮」名稱之由來。   清雍正、乾隆二朝,多次贈匾、整修,如雍正元年(1723年)水師提督藍廷珍題獻之「神潮徵異」匾、雍正四年(1726年)雍正帝頒發之「神昭海表」匾、乾隆53年(1786年)所頒之「佑濟昭靈」匾等,今日仍有仿作懸掛於廟內;乾隆30年(1765年)知府蔣允焄增建之官廳建築、乾隆43年(1778年)知府蔣元樞重修之碑記亦留存至今,至清嘉慶5、6年(1800、1801年),尚有「海國安瀾」匾之頒贈、聖父母廳之闢設,然而,嘉慶23年(1818年)發生大火,《臺灣采訪冊》 記載「中殿及後殿俱燼,神像、三代牌位蕩然無存。住持僧所蓄銀錢俱鎔化。惟大門一列尚存。」經三郊捐資、募款修繕,清道光元年(1821年),三郊獻「貺昭慈濟」匾以誌其事,修復工程亦持續進行,道光10年(1830年)所立之「重興大天后宮碑記」,詳列捐款名單,文武官員、仕紳商賈、平民百姓皆在列。   清咸豐年間,官員、郊商尚為主要發起捐資重修者,至清同治時,政治動盪、社會變遷日劇,官、商皆未能再主導宮廟修葺,迨清光緒、宣統,更無維修;日治時期昭和16年(1941年),幾遭標售,經總督府文教局宗教調查官宮本延人介入保存。   直至二次大戰後,1948年起陸續重修,蔣允焄增建之官廳建築改為今之三寶殿即是於民國60年(1971年)整修而成;民國93年(2004年),因媽祖神像朽壞而重塑金身,今日之大天后宮樣貌大致底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