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瀏覽次數 : 1353 APP瀏覽次數 : 0 瀏覽總數 : 1353

依山.傍水-府城大南門



  從民生綠園持續往南走,經過孔廟,便來到了府城南門公園。南門公園內矗立一座城門,其為臺南清代的大南門。臺南府城南邊地區,可以說是圍繞在大南門身上發展的。昔日清代至近代府城南方開發之前,大南門是一個不成規定的界線,城門緊鄰福安坑溪,發展出熱鬧市集。城外則是「鬼仔山」,望眼盡是一大片墓葬區。 *建城、保存、修城-大南門沿革   想要瞭解大南門的創建,需要同時知道臺南清代的建城脈絡。清治臺灣初期,官方擔心民眾據城作亂,因此未在臺灣府治周圍建立城垣以圖防衛。然而,在1721年朱一貴事件當中,民眾攻佔臺南。經過此一民變以後,在禪濟布、姚堂等清代官僚的建議之下,1725年,臺南始建木柵城。1734年,為了加強防衛,乃在府城周圍加種刺竹。   1736年,清廷將城門改以磚土建造,並加築城樓。1788年,林爽文事件之後,以加強防衛為名,再將原來的木柵城垣改為磚土城垣。臺南「府城」的城垣規模至此大致抵定,爾後偶有零星防衛、補強等修築工事。   大南門便是在上述臺南建城脈絡下,從1725年的木柵門一路演變成為磚石城門。大南門,由於位於府城寧南坊,又被稱為「寧南門」,其坐落於孔廟正南方。1835年時,為了加強城門防衛功能,大南門之外加建半月形的月城。月城即「甕城」,其半月型規制為了牽制想要侵犯府城的人,將其困於甕城和大南門之間的半月形地帶,藉以發揮「甕中捉鱉」捉敵策略。   到了日治時期,在都市更新的脈動下,大南門與甕城是少數得以完整保留的城門。1927年,月城歷經修築。戰後以來,1963年大南門因為暴雨毀壞,危及周邊居民,1977年重建。唯重建時似乎未完全按照舊有規制動工,使得石萬壽教授曾經對此批評如下:「……唯整修時缺乏傳統建築修養,又好標新立異,致有觀光雅座等不倫不類,令人啼笑皆非的『新』古蹟出現,實為一大憾事。」 *城內傍水,城外依山   大南門的城內,有一河道經過,為福安坑溪。根據〈談臺灣府城形勢〉一文,福安坑溪的記載首見於1752年王必昌之《重修臺灣縣志》:「福安坑源出小南門內,經寧南坊府文廟前,西流至塗墼埕入臺江。」1760年的《續修臺灣府志》、1807年《續修臺灣縣志》、1830年《臺灣采訪冊》等書均有對於福安坑溪的相似敘述。在戰後1970年的《臺南市雨水下水道系統規劃報告書》當中,福安坑溪則是以「南排水幹線」名稱擁有以下敘述:「南幹線為市區南面主要排水幹線,源自師專附小,流經省立臺南女中後側,穿越街廓後沿府前路、保安街流入運河,全長一、六八五公尺。」   其中,福安坑溪畔,也就是大南門城內,在清初尚未建城時,發展出熱鬧「菜市」。1696年《臺灣府志》對「菜市」如此記載:「菜市,在寧南坊府學前。村里輦各種菜蔬瓜菓等物集此;秉燭為市,盡辰而散。」從此可以看出,大南門內,清初臺南府治有一蔬菜果物集散市場,為清晨7點前的早市。   關於「菜市」的敘述,我們也可以從1935年「臺灣博覽會」設立的南門碑林當中獲得些微線索。碑林當中有一「大南門菜市埔示禁碑記」石碑,當中提到「窃獅等附近有菜市埔地方,乃四處販賣青菜之人聚集此地消售,故地以此名。」這裡的「菜市埔」應當就是大南門內的「菜市」。然而,由於惡棍長久騷擾菜市,此市日後遭人荒廢。直到1852年,眾人重新於大南門城外恢復菜市。並於1859年刻製「大南門菜市埔示禁碑記」,加以規範菜市場秩序。   相較於源自城內形成的熱鬧菜市,走出大南門外,府城南邊的沙丘高地「魁斗山」(又名「桂子山」、「鬼仔山」)盡是自古以來自然形成的漢人墓葬區,五妃廟的五妃墓即可作為證據。此外,必麒麟於1898年,也對此一景象留下這些敘述:「......在南門外,你可以看到佔地許多畝的一片廣大的墓地,在那片墓地上面,白色的墓石很淒涼地在荒沙之中閃爍著。」   今日大南門周邊,早已成為都市拓展的開發地帶。無論內外,都已混為一體,大南門城外位置已經看不到大規模的墓葬群。從此看來,可謂滄海桑田。府城南邊隨著時間推移而成長,現今留有大南門城,供以後人惦念昔日南門城的歷史風華。 *參考資料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,《臺灣風土第二冊:考古與原住民之部》(臺南:臺南市政府,2013)。 石萬壽,〈記台南古城巡禮〉,《台南文化》,新14期,臺南:臺南市政府,1982.12,頁111-134。 范勝雄,〈談臺灣府城形勢〉,《臺灣文獻》,29卷4期,臺中:臺灣省文獻委員會,1978.12,頁239-251。 〈台南大南門城樓變危樓,市府決先拆除倒塌部份〉(1963年7月21日)。聯合報,第六版。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-臺灣文獻叢刊-六五 臺灣府志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-臺灣文獻叢刊-二一八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

主題故事製作貢獻者 余秉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