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瀏覽次數 : 630 APP瀏覽次數 : 0 瀏覽總數 : 630

成大片鱗校史-高工.起源



  踏溯臺南眾多路線當中,「成大人之道」為大一新生必選之路線。藉由此一路線,我們得以回溯國立成功大學的點滴過往,瞭解學校創立源頭、校地增擴歷程等等議題,讓我們對於自身所學之處能夠擁有一定程度的認識。   追溯成大的歷史,學校創始之緣由究竟為何?校園周邊有無因此產生改變?校園內的某項建築由來為何?成大的「成功」二字從何而來?校慶日期又是幾號,原因為何?關於成大的過去,有太多的「為何」讓我們對於學校與校園抱持著濃烈的好奇心態。不如我們先回首成大的前身,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的創始緣由。 *臺南高工創立背景   成功大學的前身為「臺南高等工業學校」。臺南高工於1931年正式成立,為臺灣第一所高等工業學校。臺南高工的誕生,根據〈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的設立與擇址〉分析,大致可以歸諸於四大原因,分別是「臺南高商廢止」、「臺灣工業發展需求」、「國防軍需」與「南北平衡」。   1922年臺灣總督府頒布〈臺灣教育令〉,朝向「日臺共學」教育目標前進。此時,1919年設立的臺南商業專門學校學制,為原來舊教育令外的特殊學制,就學對象限定為臺灣人,不符合當前的教育方針,面臨學校存廢的處境。於是輿論四起,希望該校能夠升格為臺南高等商業學校,調整為日臺共制的學校,藉以延續存在。   然而,總督府部分官僚卻反對此一升格案,因為臺灣已經存在一所高等商業學校(臺灣總督府高等商業學校,今臺大管理學院前身),認為沒有必要再增設第二間高商的必要。反倒是臺灣面臨工業發展,有成立高等工業學校的需求,島內卻沒有任何一家高工。   在臺南市民的請願運動之下,1926年臺南商業專門學校正式升格為臺南高等商業學校。不過總督府官僚對於設立高等工業學校的看法仍然持續發酵著,加上1928年川村竹治總督上任,其人認為「工業需建立於工業教育之上」,在1920年代總督府預算吃緊的狀況下,1928年,臺南高等商業學校被廢止,總督府決定成立臺南高等工業學校。   臺南高工的設立和臺南高商的廢止有所關連,但非直接相關。臺南高商廢止以後,總督府欲成立高等工業學校,然而,高工的設立地點北中南各地皆曾被考慮,為何最後設立在臺南市?這或許可以歸諸於高工的設立,為了要配合高雄港發展工業的需求。但這僅能推測高工為何設立於南部,而未能解釋設址於臺南市的原因。   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之所以設在臺南市,和日本內地高工設立區位選定息息相關。1920年代以前日本的高等工業學校,多數設立在軍隊駐防地點附近,為了可以藉由高工的工業人才,和國防工業產生「魚幫水,水幫魚」般的互利效果。而臺灣有兩大軍隊駐防地點,分別是臺北的步兵第一聯隊和臺南的步兵第二聯隊。在臺北已經決定設立臺北帝國大學以後,總督府基於高等教育的「南北平衡原則」,加上前面所提及的「高雄港工業城市需求」和「軍事駐防區位因素」,於是,臺灣的第一所高等學校決定設立於步兵第二聯隊所在地臺南市。臺南高工就此發展,經過戰後的接收與更名、美援與普渡大學合作時期,一路發展成為今日的國立成功大學。 *多樣的校史   成功大學的故事,光是學校的誕生,與其後續命名、校慶日期就有許多事情足以討論,像是為何成大取名為國立「成功」大學、成大校慶為何是11月11日等等議題。在此篇幅有限,無法向讀各位詳細解說。讀者若是對於此等內容有所好奇,不妨可以參考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王健文教授的《成功的美麗與哀愁-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成大》一書。另外,學校的成功大學博物館,也時常對於成大不同時期的歷史,設立不同主題的展覽。對於成大校史有所興趣的朋友,有空也可以來到成功校區的成大博物館參觀拜訪。 *參考資料 蔡侑樺、徐明福,《1930年至1945年間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的校園建築》(臺南:成大校友聯絡中心、成大博物館,2013),頁11-36。(第二章:臺南高等工業學校的設立與擇址) 王健文,《成功的美麗與哀愁-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成大》(臺南:成大博物館,2007)。 社團法人臺灣建築會,〈口繪〉,《臺灣建築會誌》,6輯3號,臺北:社團法人臺灣建築會,1934,頁10-15。 「臺南州臺南市區改正工事費(指令第五五一號)」(1931年2月1日),〈昭和五年永久保存第三卷〉,《臺灣總督府檔案》,國史館臺灣文獻館,典藏號:00010558002。 〈成功大學校園環境變遷歷程〉(臺南:成大博物館,2012)。(摺頁、CD、L夾資訊)

主題故事製作貢獻者 余秉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