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蘆埤自然生態公園

描述

1770年挖掘而成的葫蘆埤,古稱番子田埤,為灌溉蓄水用途。後因東西向道路貫穿其中,猶如綁著帶子的葫蘆,因而得名葫蘆埤。 建於2001年,並於2008年5月11日舉行落成典禮的「葫蘆埤自然生態公園」,以葫蘆埤為基礎,增建紅色的凌波吊橋、環埤步道、觀景平台、親水廣場、休閒館、農業展售館等。其中凌波吊橋為攝影愛好者的必拍景致,無論是黃昏,抑或早晨時分,總能見到波光粼粼的金黃水面,與遠方鮮紅橋影相互輝映;夜晚,遠眺暗沉如墨的水面,皆能見到凌波吊橋尚點綴的彩色燈光,為整個葫蘆埤夜晚增添幾分活力。不僅是凌波大橋,園區內也有豐富的生態資源,凌波吊橋、水雉與白鷺鷥這兩位菱角田貴客,與滑小舟采菱的農人構成了新南瀛八景--「菱香舟影」,人們閒步在環埤步道上,享受這田園悠閒之樂。

主題 活化與再造的
時間 2018
時期 2000~
類型 自然景觀
範疇 自然地景、自然紀念物
地址 720台灣台南市官田區中山路二段207號葫蘆埤自然公園
緯度 23.19791949579238
經度 120.29756037335437
參考來源 http://web.tainan.gov.tw//guantian_132/page.asp?nsub=J0A1B8
參考來源作者
參考來源出版者
景點製作貢獻者 Ikea
語音導覽解說:
媒體檔案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