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祀典武廟,俗稱「大關帝廟」或「武廟」,是臺灣唯一晉升朝廷祀典的武廟,其建廟歷史可溯明鄭時期。 臺灣祀典武廟始建於明永曆十九年(西元1665年),鄭經與陳永華於承天府署(今赤崁樓)之南,建寧靖王府(今祀典大天后宮)、又於寧靖王府邸後方的一元子園內建關帝廳和佛祖聽,此關帝廳即為祀典武廟的前身。 清康熙二十九年(西元1690年)臺廈道王效宗整修「關帝廳」,將廟門改為南向,設正殿,新塑「關聖帝君」作為「鎮殿大關帝」,左右塑「關平太子」與「周倉將軍」立像,正殿之前建再拜殿,左右廡廊、初拜殿及三川門,三川門前為石埕,此即為當今祀典武廟之格局。 雍正五年,奉旨祀以《太牢》之祭儀,由清朝官方主持春、秋二祭,也是全台唯一晉升祀典的武廟、故稱為「祀典武廟」。 廟中主祀的關聖帝君原奉祀於寧靖王朱術桂的家廟,毗鄰當時的行政中心—承天府(今赤崁樓)。 三百年來關帝爺靈驗盛名愈開、香火鼎盛,並因豐富的典藏文物、雄偉的建築格局及悠久的歷史,名列「國定一級古蹟」,美食旅遊評鑑『米其林指南』列為三星級景點。 關帝爺的由來,藉由對照明家靖《荊州府志》及清乾隆《江陵縣志》的圖示,清晰可見「長陽王府」封地旁之土城垣,即為關公鎮守荊州時,靜讀「春秋」之處,亦是每逢得勝歸來,寬卸鎧甲犒賞將士的慶功之地,故得名「卸甲山」。後人即於此地興建關羽祠以示紀念,並成為當地信仰中心。 至於關帝爺何以輾轉至臺,則可追溯至明末,緣寧靖王朱術桂成長於荊州城卸甲山下之長陽府,其家祠即祀奉關帝爺,後因荊州城遭李自成叛軍戰火波及而淪陷,朱術桂出奔南京之際,亦奉請卸甲山關羽祠的關聖帝君神尊,一同遠避荊州戰亂,遷至金門、廈門沿海短暫停留。至明永曆十七年(公元一六六三年),鄭經迎請明寧靖王到臺灣,擁立明朝餘脈於承天府署旁的西定坊,建立寧靖王府邸(今祀典大天后宮)安置,並提供歲祿。 明永曆十九年(公元一六六五年)鄭經與陳永華君臣積極設置全臺首學(即當時的文廟),而武廟則就近奉祀寧靖王虔誠守護的關帝神尊。官府分別設置文、武廟的格局,於後續清廷治臺時期更清晰可見。當時鄭經出資興修四大廟聽,其中關帝廳和佛祖廳設置於承天府署之南,這個位置即是寧靖王府邸後方的「一元子園」,亦是祀典武廟的前身。 一元子園是寧靖王祭祀的家廟所在,園內共有三個祭祀空間。其中一間為單進建築的「關帝廳」(坐南朝北—與現今的方位相反),供奉著朱術桂自家鄉荊州奉請來臺的關聖帝君,即現今軟身金尊的「二關帝」神像。 另兩間分別為供奉玄天上帝的「上帝廳」(坐北朝南,即現今的三代廳)及供奉觀世音菩薩的「佛祖廳」,同時在「佛祖廳」旁開一扇通往府外的小門,提供來台的明室宗戚參拜,此即武廟最初的奉祀格局。隨著時代更迭,觀世音菩薩像則被後人奉為祝生娘娘續享香火至今。 清康熙二十九年(公元一六九O年),巡道王效宗整修「關帝廳」,將廟門改為南向,設正殿,新塑「鎮殿大關帝」神像,左右陪祀「關平太子」與「周倉將軍」立像,正殿之前則依序設有再拜殿、左右廡廊、初拜殿、三川門及石埕,此為現今祀典武廟的初始格局。 雍正五年(公元一七二七年),奉旨由清廷官方主持春秋二祭,祀以《太牢》祭儀。此後名列祀典,也是全台唯一列為官方《祀典》殊榮的武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