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史載,晉太康三年(282年),郡守嚴高築子城時鑿西湖,引西北諸山之水注此,以灌溉農田,因其地在晉代城垣之西,故稱西湖。 五代時,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,將西湖與南湖連接。其子延鈞稱帝,在湖濱闢池建水晶宮(在今水關閘附近),造亭、台、樓、榭,在王府與西湖之間又挖設一條複道,便於攜後宮遊西湖。西湖成了閩王朝的御花園。此後漸成了遊覽區。 宋淳熙年間(1174年~1189年),南宋宗室、福州知州兼福建撫使趙汝愚又在湖上建澄瀾閣,並品題“福州西湖八景”:仙橋柳色、大夢松聲、古堞斜陽、水晶初月、荷亭唱晚、西禪曉鍾、湖心春雨、澄瀾曙鶯。 民國三年(1914年),福建巡按使許世英闢西湖為公園,當時面積僅3.62公頃。 戰後,西湖公園幾經擴大。集福州古典園林造園風格,利用自然山水形勝,並以鄉土樹種配置為主,講究詩情畫意,“小中見大”,使西湖景色愈見秀麗,遐邇聞名。修復及新增的景點有仙橋柳色、紫薇廳、開化寺、宛在堂、更衣亭、“西湖美”、詩廊、水榭亭廊、鑑湖亭、湖天競渡、湖心春雨、金鱗小苑、古堞斜陽、芳沁園、荷亭、桂齋、浚湖紀念碑、盆景園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