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瀏覽次數 : 16 APP瀏覽次數 : 0 瀏覽總數 : 16

臺灣文學館



臺灣文學的發展,從早期原住民、荷蘭、明鄭、清領、日治、戰後,世代更迭,族群交融,累積大量文學作品,孕育出豐厚多元的內涵,惟因歷史與政治之傾軋,諸多文學書冊與相關史料隨世流失,散迭各處,殊為可惜。為能有系統蒐集、保存、研究這些珍貴的文學資產,文化界人士極力奔走呼籲,希望成立專責機構擔負此任。 1991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設立「現代文學資料館」計畫,經行政院通過,但1994年調整政策,將「現代文學資料館」併入「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計劃」,設「文學史料組」,後經各界關切臺灣文學發展人士奔走,多次協商、溝通,行政院於1998年復將「文學史料組」提升為「國家文學館」,歷經「國家臺灣文學館」等名稱討論,於2007年定名為「國立臺灣文學館」。 國立臺灣文學館館舍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,前身為日治時期台南州廳,落成於1916年,戰後曾為空軍供應司令部、台南市政府所用。因經歷不同單位與不同時期使用,致使本建築許多構造因戰爭或年久失修而毀損。在歷任文建會(今文化部)主委的擘畫與支持下,迭經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兩任主任及同仁之努力,自1997年開始進行修復整建工程,至2003年修築成為地上二層、地下三層之建築,面貌煥然一新。2003年10月17日,遙念蔣渭水等先賢成立「臺灣文化協會」之精神,「國立臺灣文學館」選定此日正式開館營運。營運18年,適逢臺灣文化協會創立一百週年,「國立臺灣文學館」自2021年10月17日正式升格為中央的三級機構。 國立臺灣文學館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,除蒐藏、保存、研究的功能外,更將透過展覽、活動、推廣教育等方式,使文學親近民眾,帶動文化發展。本館另設有文學圖書閱覽區、兒童文學樂園等空間,並特別增設「臺北分館」,利用首都的政經地理優勢,發揮文學的跨界潛力、探索新的價值定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