茄苳(學名:Bischofia javanica),又名茄冬樹、血桐,屬於大戟科(Euphorbiaceae)茄苳屬,是一種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常綠喬木,原產於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,在中國南部、台灣和南亞等地也有分布。 特徵- 外觀: 樹形:茄苳為高大的喬木,樹高可達20至30米,樹幹挺直,樹冠呈寬廣的傘形。 樹皮:樹皮灰褐色,平滑或略帶裂紋,內含紅色樹脂(因此得名「血桐」)。 葉片:為三出複葉,深綠色,有光澤,葉形橢圓或卵形,葉緣具鋸齒。 花朵:花小且不顯眼,淡黃色,雌雄異株,花序為總狀花序。 果實:漿果呈球形,成熟時為紅褐色或紫黑色。 生長環境: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,耐陰,適應力強。 多生於山坡、河谷或濕潤的土壤中。 繁殖方式: 主要以種子繁殖。 用途- 觀賞價值: 因其樹形優美,常被用作庭院、公園和道路綠化樹種。 樹冠濃密,可作為遮陰樹。 木材用途: 茄苳木材堅韌耐用,可用於建築、家具製作及工藝品加工。 藥用價值: 樹皮和樹脂在傳統醫學中有止血、抗炎、解毒等功效。 環保作用: 根系發達,有助於防止水土流失。 吸收空氣中的有害物質,改善空氣品質。 注意事項- 落果與落葉:茄苳在結果時期果實可能掉落,需注意清理,避免造成地面滑溼。 樹種保護:部分地區的茄苳為珍稀樹種,需加以保護。 文化意義:在台灣,茄苳常被視為神木,有重要的文化與宗教意涵,並與地方信仰緊密相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