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U100型電聯車是臺灣鐵路史上相當重要的車型,也是臺灣首款電聯車。1978年8月15日,西部幹線電氣化第一期完工的同一天,由英國製造的EMU100型以「自強號」列車之名正式從臺北首航至臺中,開啟臺灣鐵路的新紀元。隔年電氣化路線延伸至高雄,使臺北到高雄的旅行時間大幅縮短至4小時10分,為當時的鐵道旅行帶來了劃時代的便利。此車型特別採用五輛一組的配置,依序為駕駛電源車(EP)、馬達車(EM)、拖車(ET)兩節,以及駕駛拖車(ED),兼具高速性能與舒適性。 EMU100型電聯車於2009年正式退役後,多數車輛長期存放於臺北機廠。經由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的規劃與協助,從中精選了保存狀況較佳的EP111及EM107號車廂進行修復與保存,期望未來以最接近原貌的方式呈現給大眾,展現其歷史價值。保存過程中特別建議依據原廠塗裝色號,磨除表面色彩層次,精心恢復其最初的外觀風貌,未來不僅能以靜態展示方式與遊客見面,更有望恢復動態行駛,使旅客親身體驗昔日臺灣鐵路經典列車的魅力。 EMU100型車輛由英國鐵路工程公司於1978至1979年間製造,共計生產了65輛。其車輛全長20,090毫米,軌距為1,067毫米,營運時的最高速度可達每小時120公里,以電力作為主要動力來源。如今,EMU100型電聯車不僅承載了臺灣鐵路的美好記憶,更成為了解鐵路歷史、體驗懷舊風情的重要景點之一。